刘晓东著 / 2010.05 / 317页
本书主要通过对明代私塾教育的发展与塾师社会构成的演变、塾师的生计状况、塾师的职业生活与职业观念、塾师的社会活动等问题的梳理,更主要从“社会人”而非简单的“教育者”的角度,探讨了塾师于明代基层社会中的生存状况及其多元化的社会角色与功能,并进一步揭示了...
马德秀主编 / 2010.03 / 120页
《合力推进中国复兴的政党制度》围绕“为什么要坚持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而不能搞西方的多党制”这一中心命题,通过对我国和西方国家的国情对比、对不同政党制度的系统考察,在理论和实践层面上充分论证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是...
陈艳红著 / 2007.05 / 245页
国家社科基金项目“消除数字鸿沟:和谐社会建设中的信息平等研究”(06CTQ003)的阶段性成果,湖南省第十一届优秀社会科学学术著作出版资助和湘潭大学学术著作出版资助:本书包括:数字鸿沟问题及其本质、我国数字鸿沟的表现及成因、我国数字鸿沟的作用关系模型、数字...
王建平著 / 2007.04 / 403页
本书对北京、上海、南京、广州,武汉等大城市中间阶层的生活状态进行了深入、细致的调查和访谈。以实证分析的方法,描述和论证了中国中间阶层的消费现状,完整描述了中国中间阶层在经济、文化、教育和政治参与等方面的社会特征。
王晓燕著 / 2007.03 / 384页
江苏省重点高校建设项目“扬泰文化与两个率先”重点学科课题成果:本书从理论与实践的结合上,论述了我国私营经济发展的历程及私营企业主参与政治活动的途径、动机、作用、意义及未来方向。
尤西林著 / 2006年5月 / 274页
本书试图从人文哲学角度对知识分子的本质提供一种阐释。本书又不属于教科书式的“知识分子学”原理研究,它可以在一定程度上视作当代中国知识分子思潮录。
中国民主建国会黑龙江省委员会编 / 2006.12 / 478页
本书以报告文学的形式,翔实、突出地反映了近十年来黑龙江省部分民建会员热爱祖国、参政为民的生动事迹。全书分:省直篇、哈尔滨篇、齐齐哈尔篇、牡丹江篇、佳木斯篇、大庆篇、双鸭山篇等。
张景超著 / 2001年05月第1版 / 338页
本书研究的主要内容是当代(十七年和“文革”十年时期)“左”倾文化运作的方式和知识分子在特定的历史条件下的人格特征。
金安平著 / 2000年12月第1版 / 221页
本书共分五章,主要包括:中国知识分子的历史遗产、向政党政治时代过渡的知识分子等内容。
萧超然 / 2000年12月第1版 / 323页
本书介绍了当代中国政党制度的理论依据,当代中国政党制度的沿革,当代中国政党制度的目标体系与基本功能,当代中国政党制度的运作机制等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