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斯坦利·E·马纳亨著 / 1989年07月第1版 / 416页
本书分别对环境的水圈、陆圈、大气圈及与此相关的生物圈等范围的化学污染物的来源、迁移、转化和归宿等过程的原理作了讨论。
展惠英主编 / 2008.8 / 192页
李玉文主编 / 1999.10 / 409页
东北林业大学出版基金资助出版:本书以阐述具体理论、基本原理为基础,根据专业特点重点介绍生物监测和环境生态学评价以及环境影响评价等内容。
王东冬主编 / 2000年09月第1版 / 300页
高等学校素质教育教材:本书内容包括:大气环境;反应热与能源问题;化学反应原理与清洁生产;物质结构基础;溶液平衡与水环境;氧还电化学与环境治理;有机化学基础等。
戴树桂主编 / 1997.03 / 371页
(美)詹姆斯E·郎博顿等著 / 1989年04月第1版 / 154页
何燧源主编 / 2000.12 / 315页
上海普通高校“九五”重点教材 世界银行贷款资助项目:本书详尽阐述大气、水体、土壤和生物四环境圈层中的化学污染问题,重点介绍各类重要无机污染物和有机污染物的环境化学性质及其治理、分析技术。
戴树桂主编 / 2006.10 / 518页
普通高等教育“十一五”国家级规划教材:本书以阐述污染物在大气、水、岩石、生物各圈层环境介质中迁移转化过程所涉及的污染化学问题及其效应为主线,较全面深入地阐明基本原理、环境化学相关交叉学科的知识。
邓南圣 / 2006年9月 / 323页
高等院校环境科学教材:本书以环境中化合物发生的主要物理、化学和生物过程为主线,比较详细地介绍了这些过程的基本规律及机制,深入阐述了人为污染物对这些过程的扰动、机制、产物的后果及其影响。